威宇大三那年受同学启发,想要了解投资,于是花了两年时间看遍台大图书馆里跟财经或投资有关的书籍,将近五百本。威宇一边阅读,一边拿出二十万元资金进入股市实战,他选择单押一档,达到停利点就出场再换一档,接连买卖正新轮胎(2105)、丰祥-KY(5288)等个股,资本翻倍再翻倍,二年后资金就破百万元。
二○一三年威宇就读台大土木研究所时,在一场投资论坛上认识同样奉行价值投资理念、小三岁的学弟阿尧,两人一拍即合。当时阿尧念台大经济系,也是台大证券研究社社长。

威宇毕业后到财报信息平台“财报狗”行销部工作,阿尧也去当实习生,两人还一起赴美参加控股公司波克夏(董事长为股神巴菲特)的股东会,现在更在“大庆证券”共事,威宇担任行销顾问,阿尧则是研究员。
“我的研究方法很简单,就是寻找跌最深的产业,然后从中挖掘宝藏。”威宇说,跌多的产业,才有机会用便宜价格买进有价值的个股,“重要的是,投资前要花时间了解股价落后的原因,是否被市场错杀?未来还有没有成长空间?有别人没看到的珍宝?”
依据这套“惨业里淘金”理论,威宇在二○一九年布局买太阳能股,隔年股价上涨二至三倍;今年这波原物料起涨前,威宇就比别人提早近一个月布局散装航运,“因为各国都需要原物料,必须靠交通运输,所以看到原物料涨,不能去买原物料股,而是要去布局下一波会涨的产业,这样才能获利更多。”

“威宇是我的偶像,更是我投资初期的导师,他从惨业里找出被错杀的个股,周转率比较高,快则半年,慢则一、两年就可以涨三○至五○%。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。”阿尧擅长从上中下游供应链中,找出含金量高的绩优生。
其实,股龄十年的阿尧也是高手,他父亲是职业投资人,走的是技术分析及“强势股”路线,跟阿尧不一样。为了追求长期报酬,阿尧靠著自学,大学四年读完三百本财经书籍,还加入投资理财相关社团会员、参加论坛讲座。
“大一时,我设定目标,希望毕业后要有一百万元,三十岁要有一千万元,四十岁要存到一亿元。”阿尧笑称,后来觉得“到底赚那麽多钱要干嘛?”重点不是赚多少钱,而是要验证自己的投资决策对不对。

更多 CTWANT 报导
(中时新闻网)